作者:泛林集团 Semiverse Solutions 部门半导体制程与集成资深工程师 Pradeep Nanja
在FinFETs(场效应晶体管)等逻辑器件中,金属栅极寄生电容会对电气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减少寄生电容的一种方法是优化金属栅极凹槽的尺寸。但是,简单地去除更多金属材料对减少电容的效果有限,因为金属栅极凹槽轮廓的变化会对电容造成不可预测的改变。凸形或凹形形状的金属栅极凹槽轮廓,对于平衡电阻值和电容值和电气性能的改善效果是有差异的。本文中,我们来看一下使用 SEMulator3D®虚拟实验设计来预测不同栅极关键尺寸、金属栅极凹槽深度和金属栅极凹槽轮廓下的电阻和电容的结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SEMulator3D中组装了一个5nm的FinFET工艺平台,栅极节距为44nm(见图1,最左侧)。栅极关键尺寸设置为20nm,沟道关键尺寸设置为24nm。为了在不同几何形状下提供适当的电阻值,我们为氮化钛、钛铝和钨金属内衬建立了用于尺寸校正的特定材料特性。一旦接触到特定的氧化物,自对准源漏接触 (SAC) 工艺中的氮化硅帽层化学机械抛光步骤就会保持30nm恒定的过抛光深度。
作为金属栅极凹槽轮廓研究实验设计中的一部分,我们改变了栅极关键尺寸和钨回刻步骤。为改变栅极关键尺寸,X方向的尺寸偏差每边以1nm的增量进行调整;栅极关键尺寸以2nm为增量,从6nm到30nm不等;钨回刻步骤则以5nm为增量,从25nm到60nm不等。
为了测量电阻,我们在工艺模型中建立了电阻端口。我们使用平面切割法在N型场效应晶体管 (NFET) 和P型场效应晶体管 (PFET) 外延层处建立了端口(见图1,中间和最右侧)。我们随后测量了该空间之间金属栅极的电阻。除了以上电阻的计算之外,我们在仿真中还考虑了金属电阻率的尺寸效应。尺寸校正允许用户根据模型的几何形状定义金属的电阻率。在本研究中,氮化钛和钛铝都进行了电阻率尺寸校准。
图1:FinFET器件的3D模型,平面切割(中间和最右侧)用于电阻测量
结果
观察在进行和未进行尺寸校正的情况下栅极关键尺寸的电阻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
图2:金属栅极电阻与栅极关键尺寸的函数关系
图3:NEFT截面视图显示栅极关键尺寸长度
(从左到右依次为26nm、20nm和10nm)
接着,我们以5nm为增量测量了电阻与金属栅极凹槽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使用了自对准源漏接触工艺,在钨回刻深度低于45nm时,电阻值没有变化。
图4:金属栅极电阻与金属栅极凹槽深度的函数关系(以钨回刻深度测量)
图5:钨回刻深度(从左到右)分别为60nm、50nm、35nm
图片截自自对准源漏接触帽层抛光步骤之后
检视不同的栅极关键尺寸和钨回刻深度后,我们将研究重点转向不同的钨回刻轮廓。两种可能的轮廓形状(除正常轮廓外)包括凹形轮廓和凸形轮廓:
凹形轮廓的形状类似于水装在量筒中时的轮廓(两头高中间低)。在这种形状配置中,栅极中心的钨比边缘的氮化钛和钛铝刻蚀得更深。与正常外形(刻蚀深度一致)相比,这可能会导致更高的电阻。
凸形轮廓可以看作圆珠笔芯的形状(两头低中间高),栅极中间保留了更多的钨,而边缘的氮化钛和钛铝则刻蚀得更深。这种结构有可能导致较低的整体电阻。
我们利用回刻步骤中的图形负载功能对这两种剖面进行建模。氮化钛、钛铝和钨等金属材料用于在步骤中创建全局掩膜。全局掩膜对凹形和凸形形状分别使用深色和浅色极性。创建这两个新轮廓(凹形轮廓和凸形轮廓)后,改变栅极关键尺寸和钨回刻,并通过前述的相同方法计算电阻(图6)。
图6(从左到右):利用图形负载生成的不同凹形形状和凸形形状的剖面图 (a) 采用基准流程的凹形形状 (b) 栅极关键尺寸为26nm的凹形形状 (c) 栅极关键尺寸为28nm的凸形形状 (d) 采用刻蚀的凸形形状
在下图(图7)中,蓝线代表的是原始栅极关键尺寸轮廓(原始的基准流程形状)电阻测量结果,橙线代表的是凹形外形的电阻测量结果,灰线代表的是凸形外形的电阻测量结果。 从图7中可以看到,在栅极关键尺寸发生变化时,三种不同剖面的电阻测量值几乎相同。然而,当钨回刻深度大于50nm时,电阻测量值与钨回刻深度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 电阻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凹形、平形和凸形剖面。
图7:平形(蓝色)、凹形(橙色)和凸形(灰色)三种剖面中金属栅极电阻与栅极关键尺寸的关系(上)及金属栅极电阻与钨回刻深度的关系(下)
在本研究的最后一步,为完成电容测量,我们在器件内建立了导体结构,为此创建了PFET和金属栅极导体结构(见图8)。然后,我们提取这些导体结构的电阻值和电容值,与栅极关键尺寸和钨回刻深度相关的电阻和电容测量值如图9和图10所示。
图8:PFET截面图显示用于电容计算的PFET与金属触和金属栅极导体结构的连接情况
图9:与栅极关键尺寸相关的金属栅极电阻在平形(蓝色)、凹形(橙色)和凸形(灰色)三种不同金属栅极剖面中与电容的关系
图10:与钨回刻深度相关的金属栅极电阻在平形(蓝色)、凹形(橙色)和凸形(灰色)三种不同金属栅极剖面中与电容的关系
结果表明,在研究电阻与栅极关键尺寸的关系时,三种不同轮廓的电阻与电容值差别不大。然而,当观察与钨回刻深度有关的电阻与电容值时,我们发现凸形轮廓的电容值与其他轮廓相似,但电阻较低。
结论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SEMulator3D的电气分析、图形负载和Expeditor模块来计算和深入理解金属栅极凹槽轮廓对电阻和电容的影响,证明了优化金属栅极关键尺寸轮廓可以提高FinFET设计的电阻和性能。
文章来源:泛林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