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布局布线,这几点技巧必须要了解
judy -- 周五, 05/29/2020 - 10:10
工程师往往更关注电路的设计、最新的元器件以及代码,认为这些才是一个电子产品项目中的重要部分,却忽略了PCB布局、布线这个关键的环节。如果PCB布局、布线不当,往往会导致电路工作不正常、不可靠。本文就列出实际PCB布局布线中要注意的一些要点,以帮助你的PCB项目做得更准确、可靠。
走线的尺寸
为智能硬件开发者、创客提供有关基于英特尔嵌入式处理器的应用技术介绍和合作伙伴方案介绍
工程师往往更关注电路的设计、最新的元器件以及代码,认为这些才是一个电子产品项目中的重要部分,却忽略了PCB布局、布线这个关键的环节。如果PCB布局、布线不当,往往会导致电路工作不正常、不可靠。本文就列出实际PCB布局布线中要注意的一些要点,以帮助你的PCB项目做得更准确、可靠。
走线的尺寸
作为无源元件之一的电容,其作用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应用于电源电路,实现旁路、去耦、滤波和储能的作用。下面分类详述之:
1、旁路
本文介绍利用共模扼流线圈准备的信号线/电源线用选择图表(PDF)的用法。
信号线用共模扼流线圈
转移到下个界面的方法大致分为3种。
当前,随着PCB尺寸要求越来越小,器件密度要求越来越高,PCB设计的难度也就逐渐增大。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缩短设计时间?这需要工程师们有过硬的技术知识,以及掌握一些设计技巧。
1、确定PCB的层数
电路板尺寸和布线层数需要在设计初期确定。布线层的数量以及层叠(STack-up)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印制线的布线和阻抗。
作者: Digi-Key 工程师 Barley Li
电容的品质(Q)因子是一个无单位值,它等于电容的电抗除以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ESR)。由于电抗和ESR均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电容的Q值也会随频率发生很大的变化。
作者: Digi-Key 工程师 Barley Li
晶体在许多应用中都是必需的,这意味着你经常需要决定,是使用基频还是三次泛音器件来满足所需的频率。基本谐振频率与晶体的厚度成反比,这可能会在较高频率下引起问题。简单地说,晶体在较高频率下运行时会有断裂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在较高的频率下,大多数晶体均被设计为在晶体的三次泛音上工作。
基础知识
1、功率/电平(dBm):放大器的输出能力,一般单位为w、mw、dBm
注:dBm是取1mw作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功率电平。换算公式:
电平(dBm)=10lgw
5W → 10lg5000=37dBm
10W → 10lg10000=40dBm
GND,指的是电线接地端的简写。代表地线或0线。
电路图上和电路板上的GND(Ground)代表地线或0线。GND就是公共端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地,但这个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是出于应用而假设的一个地,对于电源来说,它就是一个电源的负极。它与大地是不同的。有时候需要将它与大地连接,有时候也不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射频简称 RF 射频就是射频电流,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为是 Radio Frequency 的缩写,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在 300KHz~300GHz 之间。每秒变化小于 1000 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 10000 次地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
静电对电子元器件和设备的损伤在冬天是不容忽视的,生产线每年都要加大在防静电措施上的投入,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减少和防范静电对电子元器件带来的损伤呢?
一、静电是如何产生的呢?
摩擦: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摩擦再进行分离,即可产生静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