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感抗特性和直流电阻
judy -- 周四, 08/02/2018 - 10:06
1.电感器感抗特性
电感器的感抗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电感器的电感量L和流过电感器的交流电流频率f。
电感器的感抗XL计算公式如下:
XL=2πfL
式中:XL为电感器的感抗;
f为流过电感器交流电流的频率;
L为电感器的电感量。
1.电感器感抗特性
电感器的感抗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电感器的电感量L和流过电感器的交流电流频率f。
电感器的感抗XL计算公式如下:
XL=2πfL
式中:XL为电感器的感抗;
f为流过电感器交流电流的频率;
L为电感器的电感量。
单点接地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公共地阻抗耦合”和“低频地环路”。
多点接地是针对“高频所容易通过长地走线产生的共模干扰”。
低频电路中,信号的工作频率小于 1MHz,它的布线和器件间的电感影响较小,而接地电路形成的环流对干扰影响较大,因而应采用一点接地。
一、时钟线要求
(1)时钟驱动器布局在PCB中心而非电路板外围,布局尽量靠近,走线圆滑、短,非直角、非T形,布线可选4~8mil,过窄会导致高频信号衰减,并降低信号之间电容性耦合。
2018年7月31日-8月2日,第十届深圳国际物联网博览会(IOTE 2018)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办。电子元器件和解决方案知名厂商村田制作所(以下简称村田)以“演绎RFID技术无限可能”为主题,重磅亮相本届博览会。此次展会,村田运用场景化的陈列,全方位展示了RFID标签模块在PCB板、光纤、配饰/可穿戴、手术器械、医疗试管,以及洗衣等六个不同场景的应用,现场人头攒动,观众络绎不绝。
在电子系统设计中,为了少走弯路和节省时间,应充分考虑并满足抗干扰性 的要求,避免在设计完成后再去进行抗干扰的补救措施。形成干扰的基本要素有三个:
(1)干扰源,指产生干扰的元件、设备或信号,用数学语言描述如下:du/dt, di/dt大的地方就是干扰源。如:雷电、继电器、可控硅、电机、高频时钟等都可 能成为干扰源。
在电源设计中我们如何选择电源模块,那么选择的前提是,我们得了解各种电源,了解各种电源的区别,那样我们才可以正确的选择电源模块。
模拟电源介绍
Buck 电路又称为串联开关稳压电路,或降压斩波电路。分为普通buck电路和同步buck电路,两者电路上的区别如下图所示,一个使用续流二极管,一个使用MOS管。
信号线两边的地包还是不包是个问题。在平时做设计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人纠结于包地问题。可能受到板子大小的限制,又听说包地能让信号屏蔽更好,于是在重要的时钟线差分信号两边都尽量画上两条细细的地线。实际上这种做法反而增加了对附近信号的干扰。
Murata BLF通用铁氧体磁珠在没有稳定接地线的电路中非常有效,因为BLF磁珠无需接地。频率指定型滤波器设计用于在指定频率下大幅降低噪音。外部电极采用镍阻挡层结构,具有出色的焊接耐热性。Murata BLF02JD系列设计用于在700MHz至1GHz频率范围内实现高阻抗。这些BLF02JD铁氧体磁珠还适合用于GSM频段的噪声抑制。
本文从宏观上介绍IoT的通信架构,让大家都日渐频繁的物联网设备工作原理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主要分为了直连、网关、云三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