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电子创新网编辑部
近日,首传微电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车载高速SerDes芯片在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的领克06(2026款 Relive)车型上实现量产上车。这一事件不仅是一次商业落地,更是全球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里程碑——这是全球首款基于 MIPI A-PHY 协议的车规级 SerDes 芯片实现大规模量产。
近年来,智能汽车的电气/电子(E/E)架构正经历深刻变革。
从分布式到集中式:随着域控制器和区域集中架构的兴起,整车需要在不同模块之间进行高带宽、低延迟的数据传输。
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的带宽需求激增:高分辨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多屏交互,都需要更快、更稳定的传输链路。
传统车载总线面临瓶颈:LVDS、FPD-Link等技术在带宽、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上逐渐接近极限,无法完全满足L3+自动驾驶和沉浸式座舱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MIPI A-PHY作为新一代车载高速物理层标准应运而生,提供15米+传输距离、10^-19 PER级可靠性、最高16Gbps单通道带宽等特性,被全球主流汽车厂商和供应链广泛看好。然而,协议标准到量产芯片的转化,技术与工程化难度极高,这正是首传微此次突破的产业意义所在。
MIPI A-PHY: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的“黄金物理层”
在众多 SerDes 协议中,MIPI A-PHY 以原生支持超长距离(15米+)、超高可靠性(10^-19 PER)、超高带宽(单通道16Gbps并持续演进)以及原生车规级设计而被业界视为未来 L3+ 自动驾驶与沉浸式智能座舱的理想选择。然而,将协议标准转化为符合车规要求、可大规模量产的芯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挑战。
首传微不仅要攻克协议实现的技术壁垒,还需满足AEC-Q100车规认证、ISO 26262功能安全、严苛环境适应性以及大规模生产的良率控制等多重门槛。
此次量产上车的A-PHY SerDes芯片,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全面拉高行业水位:
极低功耗:降低整车电气架构能耗,为更多智能化功能留出能源空间。
创新CDR算法:显著提升信号恢复能力和链路稳定性。
长距离传输+强抗干扰:可在严苛电磁环境下稳定传输,为高级辅助驾驶(ADAS)与智能座舱提供高质量数据链路。
在领克06车型上,该芯片不仅提升了辅助驾驶系统的响应速度与精度,还优化了座舱娱乐与交互体验,让整车在安全性与舒适性上实现双重提升。
全球领先的车载SerDes产品矩阵
首传微已形成从2G、4G、6.4G、8G到即将量产的12.8G、16G的全系列车载SerDes产品布局,覆盖从中低带宽到超高带宽的全场景应用。
这一矩阵化布局意味着首传微能够为全球车企提供多层次、多场景的高速互联解决方案——从摄像头、雷达到中控屏、域控制器,再到跨域互联。
首传微A-PHY SerDes芯片量产上车,释放了三个重要信号:
l 中国车规芯片正从跟随到引领:在全球车载高速互联标准化和量产化的赛道上,中国企业首次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l MIPI A-PHY进入商业化拐点:随着首款产品落地,更多车企和Tier 1供应商将加速导入A-PHY方案,推动行业向统一协议、开放生态演进。
l 智能汽车电气架构正迎来深度重构:高速、长距离、低延迟的物理层能力,将为集中式、区域集中式架构提供坚实底层通信保障。
展望未来
首传微表示,这只是开始。未来,公司将与更多国内外合作伙伴携手,推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革新升级,赋能全球车企打造更安全、更智能、更具沉浸感的下一代智能汽车。
*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作者、出处及原文链接,否则,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