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电子创新网编辑部
在5G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下,全球通信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犹如城市中心寸土寸金的核心地块。国际电信联盟(ITU)报告显示,随着5G频段数量激增(Sub-6GHz频段已超50个),频段分配日益复杂交错,网络部署中共站共址成为常态。更严峻的是,为防止信号干扰而设置的保护频段被不断压缩,留给滤波器的“安全空间”越来越窄。与此同时,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推动单台设备内部所需的滤波器与射频开关数量呈几何级增长。在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内部“寸土寸金”的极限空间里,留给单颗滤波器的物理尺寸被苛刻地压缩,高性能与小尺寸的兼得,已成为驱动射频前端技术持续突破的核心引擎。
面对上述严苛挑战,传统滤波器技术在小型化与高性能的平衡上逐渐力不从心。此时,ICBAR(Integrated Coupled Bulk Acoustic Resonator)滤波器技术凭借其革命性的层叠谐振器结构脱颖而出。这种结构如同建造“摩天大楼”而非平铺“厂房”,在垂直维度上高效利用空间,实现了在相同性能指标下,体积显著小于传统BAW或SAW滤波器。其层叠设计不仅带来小型化的天然优势,更因减少了复杂互联和封装环节,提升了器件的整体结构稳固性与性能可靠性,为突破空间限制提供了本质性的技术路径。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射频前端领军企业诺思微系统(ROFS Microsystem)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推出业界首款采用1411封装尺寸(1.4mm x 1.1mm)的ICBAR双工器RSFD1710D。这款产品并非简单的尺寸缩减,而是诺思在核心设计架构与先进工艺技术上深度创新的结晶:
尺寸革命性突破: RSFD1710D将双工器尺寸推至1411新纪元。直观对比,其面积比当前主流的1612(1.6mm x 1.2mm)尺寸产品减小20%,相较于更早的1814(1.8mm x 1.4mm)尺寸,面积锐减39%。这为设备内部释放了宝贵的空间资源。
性能坚实保障: 诺思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和高精度制造工艺,确保在实现极致小型化的同时,RSFD1710D的关键性能指标(如插入损耗、带外抑制、隔离度等)依然保持优异水准,满足甚至超越5G通信对滤波器日益严苛的性能要求。
平台化潜力显现: 诺思已明确表示,将基于1411这一突破性平台进行系列化产品开发。这预示着更多频段、不同性能需求的1411尺寸ICBAR双工器乃至滤波器组模块将陆续面世,为设备厂商提供丰富且紧凑的射频前端解决方案。
诺思RSFD1710D的诞生,不仅标志着ICBAR技术在小型化道路上达到了当前业界顶峰,更将重塑通信设备的设计蓝图。其1411尺寸释放的宝贵空间,为设备集成更多天线(强化MIMO)、增加新频段支持、提升电池容量或实现更轻薄设计提供了关键支撑。在频谱日益拥挤、性能要求持续攀升的5G/5G-Advanced乃至未来6G时代,滤波器的小型化、高性能化、高集成化是核心演进方向。诺思凭借在ICBAR技术上的前瞻布局和持续突破,无疑已在这一关键赛道占据了显著的技术制高点。1411双工器的推出,不仅解决了当下设备空间紧张的燃眉之急,更是为未来更智能、更紧凑、性能更强大的通信终端铺设了关键基石。这场由“微小尺寸”驱动的创新,正在深刻地改变无线通信世界的面貌。
*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作者、出处及原文链接,否则,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